生命科學學院堅持“與國際接軌,建一流強院”的辦學理念,現有教學科研人員60人,高級職稱28人,省級人才4人。擁有教學、科研用房面積7800m2,儀器2000余台/件,總價值3500萬元。學院堅持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結合的方針,已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先後獲教育部、山東省自然科學獎等科研獎勵20余項;發表SCI收錄論文400余篇;承擔國家863、国家新药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項目6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
生物學是學校長期重點发展的重點學科,擁有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生物化學工程”二級博士授權點,生物学一级硕士授权點,設有山東省生物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生物醫藥研究院等多個研究機構。学科長期致力于生物学基础前沿課題的研究,現有碩士生導師40余人,博士生導師4人,具有4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每年招生25人左右。
生物學(全日制學術學位、一級學科),代碼: 0710
招生方向 | 方向簡介 | 導師 | 01 神经生物学与药物设计学 | 掌握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藥物設計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理論知識及相關實驗研究方法和技術,在基因水平、蛋白水平、細胞水平和動物水平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阿爾茨海默氏症、朊病毒病、帕金森氏症等)的發病機制,並進行該類疾病的藥物設計與研發。 | 紀洪芳、申亮、劉紅、謝文海、王麗娟、劉紅亮、安春豔、高蕾、桑鋒 | 02 動物發育與免疫學 | 利用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理论知识和研究技术,在基因、蛋白、细胞和整体水平上研究动物的成体干细胞、神经发育及再生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免疫相关基因和活性物质的结构、功能、进化和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利用外源物质(如污染物、药物等)对动物细胞、基因表达、毒理和药理效应的影响,筛选出一批与再生、免疫和抗衰老相关的活性物质和药物靶點。 | 趙博生、龐秋香、張秀芳、袁佐清、張建勇、宋林霞、劉東武、鄧洪寬、劉寶華 | 03 植物逆境生物学 | 研究逆境条件下活性氧、激素、钙等信号分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及次生代谢的调控。重點掌握植物抗逆的分子调控机理和信号传导网络,掌握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工程相关知识和技术,了解植物抗逆研究的前沿知识及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上的意義。 | 趙鳳雲、高政權、孟春曉、王學、張春楊、宋新華、劉文、胡巍、馬彙泉、徐恒戬、楊合同、王光明 | 04 生物活性分子合成与分析
| 本方向重點开展生物活性分子分析及藥源分子的設計與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生物活性物質分析的理論與技術及生物小分子的設計與合成方法,爲生物活性分子的開發應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 陳志偉、錢紹松、張秀珍、孔玲、盛桂華、秦潔、高秀珍、鄭忠輝、李興泰 | |
|
|
|
|
|
|
|
|
|
學院招生聯系人:巴連良(0533)2788330; 邓洪宽 18753388030
|
|
|
考試科目: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生物化学(自命題) ④973分子生物學(自命題)或 974细胞生物学(自命題) 复試科目: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綜合 |
|
|